供稿:加耶
阳虚体质,通俗来讲就是人体内的“阳气”不足,好比身体里的小太阳能量不够,温暖和推动力减弱,呈现出一种“寒冷”和“功能减退”的状态。
一、性格特点
阳虚体质的人,其性格往往受“阳气不足”的影响,偏向于
Ø 沉静、内向:阳气主兴奋、外向,阳气不足,则更喜静,不爱说话,显得有些沉闷。
Ø 情绪易低落、缺乏激情:动力不足,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相对较低,容易感到忧郁或悲观。
Ø 胆怯、不果断:阳气有防御和振奋作用,阳虚则可能容易受到惊吓,做事犹豫,缺乏魄力和决断力。
Ø 精神不振、易疲劳:总给人一种精力不济、慵懒的感觉。
展开剩余84%二、症状体征
阳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“寒”和“功能减退”。
【主要症状】
Ø 畏寒怕冷,手脚冰凉:这是最核心的特征,尤其腰背部、腹部、膝关节处容易感到寒冷,穿衣服总比别人多。
Ø 精神不振,嗜睡:白天容易困倦,总想睡觉。
Ø 大便稀溏:容易腹泻,尤其是吃了生冷食物后,大便总是不成形。
Ø 小便清长:尿液颜色很清,像水一样,且次数多,尤其是夜尿频繁。
【其他体征】
Ø 面色苍白或发暗:缺乏红润光泽,可能伴有眼睑浮肿。
Ø 口淡不渴:不喜欢喝水,或只喜欢喝热水。
Ø 舌象:舌质淡嫩,舌体胖大,边缘有齿痕,舌苔白滑。
Ø 脉象:脉象沉迟无力。
三、容易得的疾病
由于阳气具有温煦、防御、固摄、气化等功能,阳虚体质者抵抗力偏弱,容易患上以下类型的疾病:
1. 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肠易激综合征(腹泻型)、消化不良、腹痛腹泻。
2. 风湿骨病:关节痛、老寒腿、腰背冷痛(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),遇冷加重。
3. 呼吸系统疾病:过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,多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。
4. 生殖泌尿系统疾病:女性常见痛经、月经推迟、白带清稀、宫寒不孕;男性常见性功能减退、遗精滑精。
5.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:甲状腺功能减退(甲减)、肥胖(虚胖、水肿型)。
四、中医养生与食疗建议(重点)
养生核心原则:温补阳气,忌食生冷。
【养生总则】
1. 起居保暖:特别注意腰背部、腹部、关节的保暖。夏季避免直吹空调、风扇,冬季可多用热水泡脚。
2. 运动养生:“动则生阳”,选择温和的运动,如慢跑、快走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瑜伽等,以微微出汗为度,切忌大汗淋漓(汗出过多会耗伤阳气)。
3. 情志调养:多与阳光、开朗的人交往,多听积极向上的音乐,多去户外接触大自然,吸收自然界的阳气,改善沉静内向的情绪。
4. 艾灸:这是补阳气非常有效的方法。重点穴位:关元穴、气海穴、命门穴、足三里穴。每天可自行艾灸15~20分钟(具体的艾灸方法,我们后续会作详细的专题介绍)。
【食疗细则】忌生冷,宜温补
宜食(性温、性平的食物):
Ø 粮食类:糯米、燕麦、高粱(性温);小米、糙米、玉米(性平)。
Ø 蔬菜类:生姜、南瓜、茴香、薤白、刀豆等。这些蔬菜是素食者温阳的宝贵资源。
Ø 水果类:荔枝、龙眼(桂圆)、桃子、樱桃、芒果、红枣(性温);木瓜(性平)。水果应适量,最好在白天阳气旺时食用。
Ø 坚果豆类:核桃、栗子、腰果、松子(性温);黄豆、黑豆、扁豆(性平)。可制作坚果糊或豆浆。
Ø 菌菇类:香菇(性平偏温)。
Ø 调料饮品:肉桂(桂枝)、花椒、小茴香、丁香、豆蔻、红糖、红茶、普洱茶。烹饪时多用这些香料,饮品多喝温热的白开水或红茶。
忌食(性寒凉的食物):
Ø 寒凉蔬菜:苦瓜、西瓜、黄瓜、丝瓜、冬瓜、芹菜、海带、紫菜、竹笋等。如要食用,必须加大量姜、蒜、花椒等热性调料平衡其寒性,且不可多吃。
Ø 寒凉水果:西瓜、香蕉、梨、火龙果、猕猴桃、柿子等。
Ø 冷饮冰品:所有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食物、饮料、冰激凌等必须严格禁止。
Ø 其他:绿茶、金银花、薄荷、绿豆等清热泻火之物。
五、推荐食疗方
1. 生姜大枣红糖水:
Ø 做法:生姜5片(带皮)、大枣5枚(掰开)、红糖适量,加水煮沸后小火煮15分钟。
Ø 功效:温中散寒,补血益气。是阳虚体质最简单有效的日常饮品。
2. 核桃桂圆粥:
Ø 做法:糯米、燕麦米先煮粥,快熟时加入核桃仁、去壳桂圆肉、红枣继续煮至软烂,可加少量红糖调味。
Ø 功效:补肾温阳,健脾养血。
3. 肉桂山药羹:
Ø 做法:铁棍山药蒸熟后压成泥,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和少量牛奶(或植物奶),煮沸后撒入少许肉桂粉搅拌均匀即可。
Ø 功效:山药健脾补肾,肉桂补火助阳,温通经脉。
4. 茴香黑豆汤:
Ø 做法:黑豆提前泡发,与小茴香、几片生姜一同放入锅中,加水煮至豆烂,加盐调味。
Ø 功效:温肾散寒,理气止痛。
温馨提示:食疗养生贵在坚持,将其融入一日三餐。阳虚体质的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切忌急于求成而滥用大补之药。如果症状严重,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。
发布于:广东省嘉正网-股票网app-配资指数平台-在线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