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我的朋友圈被北京密云那场雨刷屏了。那雨啊,简直不是下,是“泼”!特大暴雨、山洪、通讯中断……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,我这老街坊的心啊,跟着揪成一团。虽然密云这次“应转尽转”做得好,没造成人员伤亡,但隔壁河北滦平县却有不幸发生。这事儿啊,就像个响亮的耳光,提醒咱们:天灾面前,谁都不能掉以轻心!
你发现没?每次遇到这种极端天气,大家除了关心灾情,最常聊的段子就是“我家停水停电了怎么办?”、“手机没信号怎么联系?”。平时手机不离手,恨不得连上厕所都带着的社畜们,一旦没了信号,那感觉就像被世界“拉黑”了一样,瞬间懵圈!有的小伙伴,平时外卖点得飞起,一停电才发现家里连个泡面都没有,只能眼巴巴看着窗外,“这波操作,真秀!”
还有那平时恨不得把家当成“智能堡垒”的科技控,停电那一刻,智能音箱成了“哑巴”,扫地机器人趴窝,连个充电宝都找不到,急得团团转,活脱脱上演了一出“现代鲁滨逊漂流记”。更别提那些平时习惯了自来水哗哗流的朋友,一停水,才发现连冲个厕所都成了“世纪难题”,那窘态,想想都想笑又有点心疼。这些平时觉得“离我很远”的小麻烦,真来了,那可就是大问题!
说白了,家庭应急包,就是咱们应对突发状况的“哆啦A梦口袋”。它不是随便塞点东西就行,而是要讲究科学和“定制化”。国家应急管理部早就给出了《全国基础版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》,像饮用水、方便食品、呼吸面罩、手电筒、外用药品、消毒湿纸巾、医用外科口罩这些,那是必须有的硬核配置!
但光有基础款还不够,还得根据你家实际情况来“私人定制”:
“生命补给站”: 饮用水,每人每天至少2升,最好储备3天量,可以选5L密封桶装水。再加点净水片或生命吸管,关键时候能把脏水变“甘露”。食物呢,压缩饼干、军用罐头这种保质期长、热量高的,多备点。记得定期检查,别等过期了才发现!“移动医务室”: 基础急救三角——止血带、消炎药、体温计,那是必备。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慢性病患者的,他们的常用药,尤其是处方药,得备足3个月的量,而且要放在玄关等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。“黑暗守护神”: 强光手电筒是必须的,最好是那种能手摇发电的,或者多备几组电池。再来个收音机,断电了也能接收外部信息。高频救生哨别忘了,它能穿透风雨,让救援人员更快找到你。“求生工具箱”: 一把多功能工具刀(瑞士军刀那种),能帮你应对各种小状况。20米伞绳也很有用,逃生、捆绑、固定都能派上用场。如果你住高层,防毒面罩和逃生绳也得考虑一下,以防万一。“地域定制款”: 住在江河边或地势低洼容易被淹的,防水鞋、救生衣、防水火柴是标配。地震高发区的朋友,可以加个液压顶撑器和防尘护目镜。家里有小宝宝的,奶粉、尿不湿、小毯子这些专属物资,也得提前准备好。
各位伙伴,应急包不是摆设,它是咱们守护家人安全的“安全气囊”。别等灾难真的来了,才手忙脚乱,后悔莫及。赶紧行动起来,对照清单,把家里的应急包“武装”起来吧!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无备。希望咱们都能平平安安,但这份“有备无患”,是给家人最好的爱!
嘉正网-股票网app-配资指数平台-在线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